雷周隆捷牧师主日崇拜信息 (Sermon 11/02/2018)

|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题目: 使徒行传信息-建立教会(4)
经文: 使徒行传 1 : 12-14


       上个主日分享,我提到"热线"。"热线"这名词是取自美国总统与苏俄总理之间的电话线。他们两人在任何时候都可提起电话机交谈。有一本书,《通天热线》(Hot Line to Heaven ),作者芬西士.嘉尼(Frances Gardner)说:"你有一条热线,随时可和天上联络。"的确,我们基督徒都有一条通天热线 - 向上帝祷告。

1. 真正祷告的两项要点
       "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今天的证道经文记载的是基督教会史上第一次祷告会。四百年前,加尔文评论:这个祷告会告诉我们真正祷告的两项要点:"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一. "都同心合意"
       "同心合意",表示祷告的人是同一个思想、目的。这个词在使徒行传书中出现10次。另外, "同心合意",希腊文homothymadon,直译的意思是"思想或情感相同",表示祷告的人的合一精神。

       我们先来看看哪些人参加第一次祷告会。按照第13-14节所记载在那里有"彼得、约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马、巴多罗买、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奋锐党的西门,和雅各的儿子犹大。这些人同着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 你们算算看有多少人?陈终道牧师在他的《使徒行传讲义》书中说,看见耶稣升天的不止这些人,但开始这个第一次祷告会的则只有十多人。不过,可能没有几天或就在当天,祷告的人就增加到120人,近10倍的增加。

       我们曾否听过"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这件事?

       18世纪中叶,美国正处于属灵软弱的状况,人们只关心物质生活。1857年,一位沉默寡言的46岁商人兰费尔(Jeremiah Lanphier)感到上帝要引领他在纽约市开始一个每周一次的午间祈祷会,从商的人可以在那里聚集祷告。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这个祈祷会,无论是几分钟或整个小时。第一天,兰费尔独自一个人祷告了半小时;但在祷告结束的时候,有4个来自至少四个不同教会背景的人加入了他的行列。下一周有20个人来,再下一周有49个人来。不久,他们每天聚集,聚会人数增加到100人以上。前来参加祈祷会的教牧也在自己的教会中开始晨祷会。不久之后,类似的聚会在美国各地举行。六个月后,单单在纽约市每天就有超过一万个聚会。这就是今天所谓的北美"大觉醒运动"的开始。据估计,两年间(1857-1859年),在3000万人口中有200万人归向基督。

       今日很少见到教会祷告会人数增加,但第一次祷告会给我们看见:祷告的人数增加,同心事奉的人数也必增加;信徒在祷告上同心,在圣工上也必同心。

二. "(都)恒切"
       "恒切",这词在使徒行传书中出现多次(2:42、46.6:4,8:13,10:7节),大都与祷告有关。"恒切",这词强调了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的情况。彼得被抓关进监牢,圣经记载"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上帝"(12:5),就是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祷告的意思。

       1949年,赫布里群岛(Hebrides Islands,靠近苏格兰)的巴法斯(Barvas)村里,教区牧师与教会领袖开始为复兴祷告。在同一个村里,有一对已届80高龄的姐妹,由于健康不佳,不能参加崇拜,就在她们的小屋内为巴法斯的复兴祷告。上帝给她们一个应许:"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赛44:3)。在巴法斯的另一边,有七个年轻人在全不知道别的人也在这一做之下,一周三晚在仓库里聚集,祈求复兴。他们立志按照以赛亚六十二章6-7节来祷告:"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设立守望,他们昼夜必不静默。呼吁耶和华的,你们不要歇息,也不要使他歇息,直等他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为可赞美的。"

       结果,这些祷告为全岛带来一浪又一浪的复兴,成千上万人信主。

       请注意圣经的经文怎样敦促这些人持续不断、坚持不懈地祷告。

       1844年11月,穆勒(George Mueller)开始为五个人归信耶稣基督祷告。他说:"每天,不论患病或健康,在陆上或海上,不管我要做的事可能带来什么压力,我都不间断地祷告。"这样祷告了18个月之久,五个人当中有第一个信主;五年之后,第二个人信主;又过了六年之后,第三个人才信主。穆勒在讲道中说,他一直为另外两个人祷告了36年,可是他们还是不信。为他撰写传记的作者说,那两个人当中,有一个"在穆勒死前成为基督,而另一个则在几年后信主。"

       耶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7:7)耶稣苏讲的这个祷告的比喻的应用是 - 不断地祈求,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叩门!上帝呼召我们祷告;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祷告,而且强度要愈来愈增加。

三. 小结
       教会史上第一次祷告会两项要点:都同心合意祷告,都恒切祷告,不只在使徒行传第一章出现,第一章之后提到的一次又一次祷告也是如此。同样,这样的祷告也可以发生在今天。我们听过这样的见证:有时候,主将一个某个负担赐给某人,让他或她跟其他人分享。他们祷告同心、恒切祷告。过了一些时候,他们发现主已奇妙地应允了他们的祷告。这是一个简单的原则,我们必须记得,也常常彼此提醒。

2. 使徒行传中的祷告
       "祷告"这字在书中31次。使徒行传共有28章,20章提到祷告。综合使徒行传书中的祷告,我们可以发现几点:

一. 面对危难与改变, 就是祷告的时候
       耶稣升天后门徒聚集祷告(1:12-14); 当有人禁止使徒们宣讲,聚集祷告求上帝赐胆量(4:24、30); 保罗与西拉在监牢中祷告(16:25); 保罗遭遇海难时向上帝祷告(27:23-25); 保罗在马耳他岛上为岛长患病的父亲祷告(28:8)。

二. 需要指引的时候
       门徒为挑选一人替代犹大的位置时祷告(1:24-25); 使徒为撒玛利亚人领受圣灵祷告(8:15); 彼得祷告时看见异象(10:9)。

三. 祷告跟教会、事工分不开
       使徒按手祷告在那些受选做服侍的人(6:6); 信徒祷告彼得可以出狱(12:5); 保罗和巴拿巴受差遣作宣教士时祷告禁食(13:3); 保罗和巴拿巴按立长老时祷告和禁食(14:23); 保罗与同伴去腓立比一处祷告的地方(16:13)。

四. 祷告是日常的习惯
       教会坚持固定的祈祷(2:42); 彼得与约翰在指定时刻去圣殿祷告(3:1); 祷告与讲道是使徒要做的两大职事(6:4); 司提反临终祷告上帝宽恕敌人(7:59-60); 保罗悔改后立时祷告(9:11); 哥尼流常常祷告上帝(10:2、4、30-31); 彼得为死去的多加祷告(9:40); 保罗离开以弗所长老前祷告(20:36); 保罗在耶路撒冷圣殿里祷告(22:17)。

五. 小结
       使徒行传书中的祷告,是面对危机的时候,人表明自己把命运交托上帝;是人寻求上帝指引的方法;是完成上帝旨意及工作的途径;是日常生活上,人持续与上帝沟通的渠道。感谢主,我们可以时时祷告、处处祷告、事事祷告。

3. 卫理公会三一堂的一次增长
       我们的教区长张世杰牧师曾在三一堂做过牧师。他对我说,你离开三一堂后,已经有四五个牧者接任。但他们只提你周牧师一人,不断的提、重复的提。

       究竟我在三一堂牧会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1985至1994年,我在三一堂牧会 10年。这本七十周年纪念刊第70-78页是我的牧会分享:1985年5月,我马来西亚神学院毕业。6月29日,我怀着兴奋和不安的心情报到上任。我兴奋,因为又再牧会了。我不安,因为三一堂人事纠纷是出了名的;不单信徒与信徒之间,信徒与牧者之间也有!当时的三一堂历史不过六十多年历史,牧师传道上任调任已经三十多次,二十多个牧师传道在三一堂牧会过。若比较有些教会的牧师,几十年在同一间教会牧会,三一堂的牧师传道变动是惊人的。当然,三一堂的增长和素质也受影响。根据年会录,1958年三一堂会友128名,但到了1986年,三一堂会友 148名。28年时间,会友只增加14名。

       1992年三一堂庆祝宣教70周年纪念,那年是我在三一堂牧会第八年,我也已经按立牧师了。算一算主的恩典:八年前,三一堂主日崇拜少过百人,几十人而言。八年后,做礼拜人数超过两百人,1992年每主日崇拜平均239人。三一堂设立了宣教基金,神学基金,三一堂吉隆坡团契,三一堂新加坡团契等。

       当时的年会执行部部员陈举明医生说:三一堂是年会增长最快的教会。

       我们来看当时的一个青年人的见证,今日他已是一个牧师。他的见证写在三一堂九十周年纪念特刊第十五页:"回想当年(80年代中),教会陷入低潮,常常更换牧师......一群年青的我们,周六聚会后,集在诗班室,彼此分享,甚至发牢骚,真是怨声、哀声四起,但神是怜悯的神。当晚圣灵造访我们,最后大家一起到圣殿的圣餐台前跪着祷告,流泪祷告,呼求神的怜悯和恩典。结果,晚间的祷告会(每一天)宣告开始,火焰开始在我们当中燃起。"

       据一个长者说,当时每一个晚上祷告会,青年人呼叫:主啊,我们没有传道人,我们没有牧师......!

       刘牧师见证:"不久,年轻有为的传道人就被派到我们当中 – 周隆捷牧师(那时还是刚刚神学毕业的传道人)。"

       因为每天祷告会,因为祷告勇士的兴起,刘牧师继续见证:"就在那几年,三一堂青年团契连续三年夺得年会青年团人数增长比赛总冠军,青年团契聚会参加人数最多一次达到180人!不但如此,隔了二十、三十年没人献身的日子,在那时期共有六位献身做传道人,占了献身者总数十一位的一半!而许多弟兄姐妹今天分散在各地,都是教会领袖,热心的事奉者。"

       另一件事我要说。1985年6月29日上任,10月7日我做了一件事:为参加SRP,SPM和STPM的信徒设立早祷会。在考试期间,我每天早上在礼拜堂等赴考学生在去应考前聚集教堂一起祷告5-10分钟。这个祷告会的结果吗?每次成绩放榜,存民都晓得一件事:考到最好成绩,靠到最多A的学生,一定是三一堂的青少年人。

       从使徒行传我们看见:没有第一章的祷告会,何来第二章耶路撒冷教会诞生?没有一次又一次的祷告,何来一波又一波福音兴旺?祷告,教会事工缺一不可。同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一堂教会再一次经历复兴,跟祷告脱不了干系!

       1995年,我离开三一堂时略略算算,十年牧会,最少六七十个家庭归主。当时有人说一句话:我们这一边的福清人都去做礼拜了。

结语
       亨利(Matthew Henry)说:"当上帝在世上成就一些特别的事情,祂首先招集祂的子民开始祷告。"

       我们推动了第四个五年计划(2017-2021),主题:成长,目标:人数增加。有多少人为这件事祷告-"主啊,我要成长,在你的恩典和知识上成长。""主啊,我要人数增加,将得救的人数加给我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