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讲台信息 Sermons 24/04/2011

| 0 comments

午间崇拜证道 Morning Service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题目:耶稣复活带来的更新 经文:马太福音28:5-7

有一首诗歌《耶稣一来》(Then Jesus Came)副歌说:“耶稣一来,撒旦权势全粉碎;耶稣一来,抹去一切眼泪;除去幽暗,使痛苦变为甘甜;耶稣一来,万事都要改变。”(When Jesus Comes the tempter’s pow’ris broken;When Jesus comes the tears are wiped away.He takes the gloom and fills the life glory. For all is changed when Jesus comes to stay.”的确,耶稣一来,万事都要改变。而,一切的改变、更新,都是耶稣复活所带来的。

我今天就讲耶稣复活带来的三个改变或更新。

1.新日子 –主日
“七日的头一日,……马利亚来看坟墓。”(太28:1) “七日的第一日清晨……要去膏耶稣的身体。”(可16:2)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代时候……来到坟墓。”(路24: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约20:1)

四本福音书都有“七日的第一日/头一日”这字眼。耶稣复活,历史上多了一个特别的日子 –主日。
有两件大事是上帝为人类成就的,一是创造,一是救恩。因为这两件大事,历史上就多了两个特别日子,一是安息日,一是主日。上帝用六日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所以第七日是安息日,特别纪念上帝的创造。耶稣为我们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在七日的第一日从死里复活。所以七日的第一日礼拜天成为主日 –主复活的日子。我们基督徒礼拜天来教堂做礼拜,一是纪念上帝伟大的创造,一是见证耶稣的复活。

礼拜天是耶稣复活的证明。因为耶稣没有复活,门徒们就不可能在礼拜天做礼拜。他们是犹太人,过去几千年以来做礼拜一直在礼拜六。只是,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也就是礼拜天复活,所以他们改在礼拜天聚集做礼拜。这是主日或主日崇拜的来源。

今年七月十日(星期日),本堂基督教教育委员会联合会友与布道委员会举办“主日回归教会运动”。我们希望透过这项活动,带领更多人回来教会,也让更多人醒觉守主日的重要。礼拜天是耶稣复活的日子,人若虔守主日,必然蒙恩蒙福。

2.新人类 –基督徒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5:17)

保罗信主前,曾经逼迫信主的人,把他们徒关进监牢。后来他信主了。可是他从来没有掩饰信主前所做的事。他不断地向人述说他在信主的人身上所做的恶事臭事。(参:徒22:3-5;26:10-12;加1:13-15;腓3:6-8;提 前1:13-16 )他为什么一直向人述说信主前所做的事?因为他要告诉我们:信主后他已经成为一个新人。耶稣已经改变他;改变了他跟上帝的关系,也改变了他跟人的关系。

戴德生说:“假如你变成一个基督徒以后,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你家里的狗 和猫,却不能为此而高兴的话,你就应该们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换句话说,一个人信主后,不单是家人,连家中的小动物都会感觉到改变。圣经说:“若有人在基督里, 他就是新造的人。”

有一间大学上心理辅导课程。在课题上,教授给学生们一个题目,要他们在五分钟内答完。那题目是“写下你最讨厌的人的名字。数目不限。”五分钟后,每个学生都交上答案纸。每个学生在答案纸上写的名字数目不同;有的学生只写一两个名字,意思说这学生只讨厌一两个人。但有的学生写四五个,有的写很多个。教授发现:写越多名字的人,也是别人越讨厌的人。

有人讨厌你吗?多少人讨厌你?答案是:你讨厌人吗?许多宗教只讲人与神的关系,但耶稣却将人对神和对人的双重关系校正。所以我们不能忽略自己与人交往的表现。因为许多人就是从我们的表现而认识主。我们若有新生命表现,也就是耶稣复活的见证。

去年四月某一天,我接了几通同样的电话。有一个人,她一直急待我探访她,拿走她家里的拜拜,她要相信耶稣。那天,我记得早上有出殡礼拜,下午要去吉隆坡参加一重要会议。所以主持完安葬礼拜后,我就请周传道帮我探访她,除去她家里的拜拜。过后,这人来做礼拜了。每次礼拜,我在台上望下去,从她眼中,我看出她渴慕和喜乐的心。记得有一次,她正在做礼拜,她的亲人要她早一点回,进来催她两三次,她就是不舍得太早走,她要听道。等到她想走时,亲人却先跑了。上星期我探访她。她说她本来每天心里烦躁焦虑不安,做礼拜后,烦躁焦虑不安渐渐没有了。她现在很喜乐、平安。你们要知道这让是谁吗?她就是去年圣诞节前接受洗礼,今年80岁的陈淑玉姐妹。

有一首诗歌《自从我认识耶稣》,我很喜欢。这首歌一开始就这么唱:“自从我认识耶稣,我的生命就起了改 变,自从我认识耶稣,我的人生开始了春天。……。”因为耶稣复活,我们在主里成为一个新的人,价值观改变,生活有力,不再孤单,……。

3.新生命群体 - 教会

一群信主的人聚集一起就成了教会,所以教会是一新生命群体。因为组成教会的人的生命得到主的赐福,他们的生命也就能成为别人的祝福。

我手中有一粒红豆,一粒小石。一粒小石,永远都是一粒小石。但一粒红豆,却能结出千万里红豆,因为红豆有生命。生命是扩展性的。同样,教会是一新生命群体,所以教会能成长、扩展。

1901年,有几个基督徒从吉隆坡来芙蓉做礼拜,开始了本教会芙蓉堂。这几个人的生命先得到主的赐福,然后成为本教会的祝福。百多年来,本教会和本堂信徒也是如此。我们得到主的赐福,然后我们不断成为别人的祝福。我们把福音带到日拉务,庇劳,马口,波德申,文丁等地方,我们也在芙蓉园,晏斗,龙城开设教会。今年我们将在芭蕾新村,船头开设教会。今天在芙蓉的教会不会少过50间,但我告诉你本教会四大特色。本教会的英文名字缩写CMCS,正好能将这四大独特之处表达出来。

(1)CREATIVE 创新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赛43:19)

虽然本教会是百年教会,但不会固步自封,因为上帝是行新事的上帝,上帝的恩典在本教会历久常新。因此本教会的质量和事工仍然会继续成长。

本教会是一创新的教会

(2)MIGHTY 权能
“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可16:17)

这些年来,有人告诉我说一些看来好像不可能信主的人也来我们教会做礼拜;有人告诉我说祷告使他们的病痛得到医治;也有人告诉我说来我们教会后,生命改变了。这些事见证主的权柄能力在我们教会彰显。

本教会是一权能的教会

(3)CARE 关怀 (约壹4:21)
“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壹4:21)

上主日,我们分发清寒学生助学金,这是第七次了。











前个星期,我们分发援助金给火灾灾民。













上个星期一(18-4-11),我的面子书收到一位名叫陈素莺姐妹传来的照片,一张在一年前拍的,我自己却没有,非常有意义的照片,即牧师为苏淑慧祷告。我们来看看这张照片。另外,照片旁的文字说明很有意义:Chu Leng Chek 在陳素鶯的相册中被圈出来了。

‎7月20日早上,趙明福出殯前,在芙蓉衛理公會牧會的周隆揵特地與會友,一起到喪府為明福的末婚妻蘇淑慧及肚里的孩子做祝福禱告。

当人在“政治化”这事件时,本堂却本于关怀的心,第一时间给予赵明福家属至亲安慰和祝福。这些年来,我们曾举办肾脏捐献运动,建设老人院,青年中心等等,因为我们是以爱来见证主的爱,我们教会要成为社区之光。

本教会是一关怀的教会

(4)SERVE 事 奉
“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人参与事奉。有时,甚至全家都参与事奉。许多信徒事奉后告诉我说,那是他的第一次。

本教会是一事奉的教会。

结论

耶稣已经被公认为影响历史最大的人。不过,耶稣的影响和世上任何一个英雄伟 人都不同。耶稣带给世界最大影响不是他在世时讲的话,行的神迹奇事,而是他的复活。耶稣复活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三个新的祝福,那就是:新的日子,新的人,新的团体。


***************************************************************


晚间崇拜证道 Evening Service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为长者庆生祝寿,以及长者和家人合照 Birthday Celebration, April 2011


复活节洗礼 Easter Sunday Baptism






(More photos)

复活节晨曦礼拜 Easter Sunrise Service

Sunrise Service - 7am at Sikamat Christian Cemetery




纪念耶稣受难圣餐礼拜 Maundy Thursday Communion Service




(More photos)

主日讲台信息 Sermon 17/04/2011

| 0 comments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社会关怀主日Social Concerns Sunday 17/04/2011




(More photos)

首届大专团契职员就职礼1st Tertiary Education Ministry Committee



主日讲台信息 Sermon 10/04/2011

| 0 comments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题目:基督徒与政治(2)
经文:路加福音4:18-19

去年,我鼓励弟兄姐妹们购买“十字架与政权”这本书。过后,我在文桥写了一篇文章“人手一册十字架与政权”,呼吁其他教会弟兄姐妹购买和阅读这本书。我的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我觉得大马基督徒要先阅读本书,才谈政治和大马政治。”今天我还是鼓励弟兄姐妹购买和阅读这本书。今天我继续分享“基督徒与政治”这个专题,第二讲。

1.基督徒与政治的关系
我从三方面探讨这问题。

(1)教会的使命
教会的使命是什么?传福音?领人归主?我们若只是这样的了解,那是太简单了。因为传福音和领人归主只是教会一部分使命。徐亚伯说,传福音和领人归主只是教会“内向的基本功能”而已。教会也肩负了“向外的使命”,也就是对社会、文化的使命。(徐亚伯,《教会观点落实沿革与展望》,226页)

我有一本藏书,我在STM读书时,系统神学导师华勇先生(现在是会督)举荐下购买的。这本书作者Milne说,教会不是单单传福音就够了,教会还要努力影响社会,成为社会的光和盐。的确,教会的使命如果只是传福音和领人归主,耶稣也不用说世上的光,世上的盐等等的话。我有一本藏书,陈南州博士的博士论文。他说:“教会的使命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陈南州,《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社会、政治伦理》,页194)所以我们要在各领域为主作光作盐,包括政治领域。

(2)福音的内涵
福音书中有两段经文最能说明福音的内涵。

一.马太福音22:37-39节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这段经文先讲爱上帝.然后,讲爱人。从“相仿”二字,让我们晓得爱人和爱上帝是同等的重要。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有一个关于“爱弟兄”的教导。“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7-40)这个教导使我们知道:爱上帝必须在爱人的行为上表现。既然如此,我们基督徒爱人的爱或对人的爱,就必须不断的扩大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的层面。我有一本藏书,作者说:“教会对社会和政治关怀的基础,不在任何意识形态的挑战,却在上帝在基督里对人之爱的知识。”(亚伯力,《教会与急变的社会》,页127)

二.路加福音4:18-19节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

耶稣在自己家乡被邀请诵读圣经,他选读这段经文。耶稣所宣读的这段话,在解经学上极具争论性。主要的争议是:耶稣在这里的宣告究竟是“属灵性的”还是“属政治和社会性的”?其实,若从先知神学角度来看,这段经文不难解释,也没什么好争辩的。因为先知相信上帝是宇宙万物的主,也是历史的主宰,一切事物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下。因此,先知的信息就往往没有把事物刻意地二分化为“属灵的”和“属物质的”,或“神圣的”和“世俗的”。换句话说,先知信息常常是“全面性的”(holistic),而不是“分割性的”或“片面性的”。既是这样,上述耶稣所宣读的先知以赛亚的话,也应同时包含了属灵的和属世的意义。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神学思想震撼了神学界。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了传统神学研究神学的路线。这个神学思想就是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的解放神学。

我讲我个人修读这科神学的见证。1984年,马来西亚神学院开办这科神学,讲师是华勇先生。这个神学科目当时很热门,所以吸引了十多位同学或旁听或选修。只是,不到一个月,同学们一个又一个放弃旁听或选修,因为这科神学结合了马克思思想,实在不容易明白。到了最后,只剩下三五个同学,我是唯一华文部学生。我也觉得很难读,我只有尽力读。还还写一篇研究文章。上帝的恩典,我的成绩是A。

解放神学的起源有它的特殊的历史,以及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普遍上被贫穷所困;独裁、专制(包括军人政权)、贪污、腐败、政治阴谋、杀害等,可说是当时的普遍现象。解放神学把路加福音4章18-19节中的“贫穷”“被掳”“释放”“压制”“自由”等词语,解释作是耶稣与“劳苦大众”认同。这是解放神学的基要意识形态。解放神学出现,可以说是教会对当前政治、社会,和经济等现况的一个神学反思(theological reflection)以及这神学的具体实践(praxis)。这个神学要求教会整体和个体藉着具体的政治和社会参与,完成教会的政治和社会使命。

我用最简单的话表达路加福音4章18-19节的意义:这是耶稣对福音的内涵最明确的阐述:福音所关怀的对象,乃包括个人、社会、经济、政治,……人类生活的各层面。换句话说,福音不只限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层面,也在人类生活各种不同的层面里实践。

(3)基督徒的身份
基督徒是天国国民,也是地上的国民。按联合国人权宣言,我国宪法,我们人民享有各种基本权利,如: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等自由。当然,基督徒也同样享有上述基本权利,这包括向政府表达政治意见,参与政治的权利。我有一本藏书,前台湾长老会秘书青年干事张立夫牧师写序言。张牧师曾被国民党政府囚禁多年。他说:“基督徒不只是天国的公民,同时也是地上国度的国民,在社会上享有权利也负有义务,对政治主张及社会生活活动不能因信仰而规避任何责任,反而更应有基督教信仰的影响而积极的投入,直尽公民的责任。”(百尼德,《基督徒的公民责任》,人光,1984年)

(4)小结
从上述三点来看,基督徒与政治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若有人说基督徒不可参与政治,实在是不正确,误导性。

2.基督徒的参政模式
余达心说,对于政治,基督徒的问题不是应该不应该参与,而是参与政治的形态或模式。我个人认为,基督徒参政模式有三:祭司模式,先知模式和士师模式。

(1)祭司模式
所谓祭司模式,指祷告。因为祭司的工作是献祭和代求。保罗说:“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提前2:1-2)

一般上,祭司模式的祷告角色向来是教会所看重的。举例说,最近发生的圣经被扣押和涂污事件,基督教联合会(CFM)订3月20日为祈祷日,便是一典型例子。但我要说的是:若只靠祈祷这种传统静态的宗教活动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际行动。杨牧谷说:“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形势,仅仅祷告和等候明显是不够的。” (杨牧谷,《学运、国运与华人教会》,页81)

(2)先知模式
旧约时代的先知,其中一个角色就是对政权作出批评。先知是神的代言人,也是那些无权无势的代言人。所谓先知模式,我认为至少包括论政和舆论两方面。

一.基督徒与论政
郭乃弘说:“教会扮演之其一角色是论政”。所谓“论政”,就是对政府的一些措施提出疑问,并对一些问题如执政、行政、法令修制等等提出意见和立场。周天和说:“基督徒对执政者的错误以及社会上种种不义的行为也有勇敢直言的责任。”(周天和,《基督徒与政治》,页65)。我的伦理和宣教神学导师陈南州博士说:“教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评判,并不是教会超越了她的职权。反之,是尽教会使命中先知的角色。”(陈南州,《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社会、政治伦理》,页186)。换句话说,教会若对社会上发生的事和政府的一些政策与法令缄默不语,就是没有尽到先知的责任。

我讲个历史事件,就是德国的教会在希特勒(Hitler)的纳粹主义(Nazism)统治之下所面对的重大考验的历史例子。

1933年纳粹政权强迫德国所有的教会(Protestant Churches )合并成一个亲纳粹的国家教会(Protestant Reich Church)。但反对纳粹主义的教会和领袖不愿屈服,他们选择往“地下”走,或是今天我们说的成为“非法教会”。

1934年,这个“地下教会”发表了一份主要由神学泰斗卡尔巴特(Karl Barth)起草的“巴曼宣言”(The Barmen Declaration)。这份宣言明确和坚决地表明立场说,德国的教会绝对不能成为纳粹主义统治下的“国家工具”之一,真正的德国教会只能顺服耶稣基督和祂所给予的使命。这个被迫走“地下”的德国教会,因为勇敢抵抗与基督信仰相左的纳粹主义,并且明确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结果被称作“宣信教会”(The Confessing Church)。

不过,“宣信教会”的一些领袖被逮捕,被送去集中营并死在营中。这些人当中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和号召力的领袖之一,就是年青神学家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这让24岁便是柏林大学教授。1984年,我记得第一次阅读他的书“作门徒的代价”,我不能禁止自己的眼泪。1945年4月9日他被处决。他被看作是20世纪最著名的基督教“殉道者”(martyr)之一,殉道时才39岁。他留下的著作很丰富,其中以“做门徒的代价”(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监狱书简”(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和“伦理”(Ethics)最闻名。他的著作是每个修读神学的人必读的书。

周天和说:“任何治权都有缺点,因此基督徒也便有责任指出其缺点……即是他们可能因此牺牲性命。”

我国也有“先知”的例子。已故丹斯里陈志勤医生,便是其中一个。陈医生是我们教会卫理公会的会友。从1964-1969年,陈医生频频在国会发表建设性言论,他的政见受到朝野议员的敬重,尊称他“反对党先生”。当时首相东故曾几次邀请他担任部长,他不接受,因为他热衷扮演自己的角色。1976年他以健康理由退出政坛,但他仍然关心政治,在报章专栏“无畏无私”(No Fear No Favour),不时针对时弊政事发表评论。作为一个反对党议员,陈医生能被众议员尊称“反对党先生”,是一种殊荣。1980年6月,陈医生被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这是史无前列的事。

Karl Barth:“教会的先知角色涵盖了一项责任,就是替国家作见证人……这责任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於有了一丝疏忽,就是违背了上帝的命令……置世人於危难之中。”

期望上帝兴起更多人,负起先知的角色,勇于论政,荣神益人。

二.基督徒与舆论
孟子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人和人之间,必定有共同遵守的法则,团体,国家也是。如:家庭要有家训,学校要有校规,军队要有军纪,合伙要有约法,宗教要有戒条,国家要有国法,社会要有舆论。一般国家社会,除了法律以外,维持社会秩序最重要的还是舆论,没有人不怕舆论的批评,因为舆论是大众的意见,所谓“众怒难犯”。你对国家民众有贡献,舆论自然会对你赞誉有加;你为非作歹,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舆论自然会给你制裁。有权威的舆论,才有健全的社会。若是舆论不彰,就等于家无家训,校无校规,民无约法,教无戒条。可见,舆论非常重要。

几天前报章报道台湾总统马英九委任了最高法院法官,后来又收回委任,并向国人道歉。到底发生什么事呢?原来他委任的那位法官,很不称职,民众不能接受他被委任为最高法院法官。在大众舆论下,最后,总统收回任命,还道歉。那位不称职法官,也辞去职位。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最近,圣经被扣押和涂污的事,以及其他一两件事,我在面子书讲了一些话。我拿出几个例子分享:

  • 有人禁回教徒跳POCO-POCO,因为“有基督教成分”在内。我担心有一天这样的事会发生:回教徒“禁读”ACS学校(卫理公会创办),因为也有“基督教成分”在内。这些年来,街头巷尾不是一直在喊"WAWASAN“(宏愿)?怎么出现了那么多心胸狭隘、目光如豆的两个口的人?若再任由这种人乱下禁令,那不必再喊“宏愿”了,喊"UNDUR"(倒退)!“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 报章报道巴生自贸区弊案前28位前董事获得“免控权”。我对这事由来不清楚,但我要对“免控权”聊表个人看法。例如:有了免控权,既往不究?有了免控权,不再须为自己所说所做负责?其实,在任何一个团体或组织任职,不论是出于邀请、委任,还是聘请的,“问责”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所说所做,都要负责以及向人交代。有了“免控权”,就等于不必问责,这不等于助长“为非作歹”?古代有“免死金牌”,今日有“免控权”,是进步还是退化?“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 新闻说,大马基督徒联盟(COMC)向警方报案,要求政府/内政部就扣押和“涂污”圣经一事道歉。我为这组织所做的喝采,也希望我国250万基督徒全站起来,成为这组织的后盾。因为涉及信仰自由、语言等基本人权,本就不可妥协,也不容人随意践踏。事实上,只有两个口的人、假公济私的人,才会一再的“容忍”、“让步”,为自己的官位私利,漠视公平、公义,出卖族人/同人/他人权益。“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 3月14日南洋商报报道,白沙罗再也国中副校长谢嘉玉(译名)因为在校教学生圣经知识(大马教育文凭的其中一个选科)而被调职。我希望众网友关注和跟进这件事情。试想:若因为教圣经知识被调职,谁敢再教?我们绝对不容许有人舞权弄势,滥用职权,制造另类“白色恐怖”。“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 我真是孤陋寡闻,今日阅报才知道,马来文圣经在直辖区、槟城、砂劳越和沙巴四州不受限制。哎!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法令在一些州属通行无阻,一些州属不能执行?究竟有“几个”马来西亚?期盼我国政坛出现更多宏观、远见,以及大公无私领导人。否则,“一个”马来西亚,路途艰辛,前景渺茫。“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 为防止圣经继续被“亵渎”,圣经公会领回了被涂污的五千本圣经。圣经公会也宣布不会出售和使用上述被胡乱盖印和涂鸦的圣经,而是好好收存作纪念,以提醒人,这种不尊重他人宗教,滥权的事不容再发生。昔日,以色列人过约旦河后,在河里立了十二块石头,以向后代的人见证所发生的事(书4章)。今日,我建议圣经公会把那五千本被“涂污”的圣经分发给国内所有的教会或书局各一本,并嘱咐把那本圣经放在最显眼之处,告示和警惕两个口的人、舞权弄势的人、政客,以及滥权的人:“涂污”圣经、“亵渎”圣经的“恶行”“败政”不可再发生。因为这样的事是国家之耻,也破坏多元种族、文化、宗教的社会的团结与和谐。“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 内长说马来文版圣经被扣押跟“阿拉”字眼有关。解铃还需系铃人,收回禁令,一劳永逸。我们同心祈祷:“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淘淘。”(摩5:24)
关于“阿拉”字眼风波事件,去年,我也发了文告。因为我发觉有人企图转移视线,使人以为是基督徒事的错误印象。所以我的文告大意是:追根究底,风波乃由一张“莫须有”禁令引起的。

三.小结
在我国,有人动不动就把“政治化”这帽子戴在人头上。其实,这些人口中的“政治化”是“政党化”“利益化”。意思说,若是你说的对这些人的“政党”“利益”有损,这些人就说你“政治化”。就以最新发生的“性爱短片”的事为例,我们看到不同政党的人讲不同的话;有的人要在这事件上拿分,有的人就尽力避免在这事件上失分。所以这些人的争论话题只停留在“是真”或“是假”之间。

针对这件事情,本堂会友领袖张先生也在报章发了文告(参:剪报),文告不是也争辩“真”“假”,而是谴责拍摄性爱短片的人,并呼吁当局向这些人采取行动。因为拍摄性爱片和播犯性爱片是犯法的。后来,我国五大宗教理事会也发表文告谴责(参:剪报),这证明本堂是对的,看法也是对的。

政治是什么?我在第一讲解释了:政治“政府所管理的众人之事”。在性爱短片事件上,我们要讲话,因为有关当局“处事不当”;没有履行应该履行的义务。本堂讲,只是尽一个公民的本份,也是基督徒要扮演的先知的角色。

“此时你若静默不语……你……必灭亡,焉知你得了……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帖4:14)

我在面子书讲话,我内心实在有一希望:希望更多基督徒出声。我国有250万基督徒,每个基督徒讲话,不伦在报章或网站或面子书,必定成为一股很大的社会舆论,很有力量,很有影响力。别人可能不说,我们芙蓉堂弟兄姐妹们一定要做。我的祈祷是:在我国马来西亚,“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我将继续讲解这题目,尤其在第三个模式士师模式前,我们需要对圣经的政治神学和政治,更多的认识。今天只讲到这里。

主日讲台信息 Sermon 03/04/2011

| 0 comments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题目:更美的敬拜(3)
经文:希伯来书8:6节

“如今耶稣所得到职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来8:6)

这节经文只是一节,但“更美”一词却出现三次。“更美”是希伯来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除了这节经文讲到耶稣的职任更美、耶稣的约更美、耶稣的应许更美,其他的,如:耶稣的工作比摩西更美、耶稣的献祭比祭司更美、耶稣的儿子身份比仆人身份更美等等。因为耶稣的恩典,今天我们的敬拜也是更美。这话怎么说呢?

1.罪已得到赦免
旧约时代,不伦是平时祭司每日献祭,或是大祭司则一年一次进入圣殿至圣所祈祷,他们都不十分确定自己的罪是否已经得到赦免。所以他们每次怀着战战兢兢的心献祭或祈祷。因为若他们的罪还没有得到赦免,就会被上帝击打死亡。

新约时代,耶稣已经赦免我们的罪。所以我们每次是“坦然无惧”的来到上帝面前敬拜祂,我们不像旧约时代的人怀着战战兢兢的心。

2.信徒皆是祭司
旧约时代,不是每个人都是祭司,而只有祭司才能向上帝祷告。新约时代,我们每个信主的人都是祭司,每个人都能自己向上帝祷告祈求。

3.神与信众同在
旧约时代,上帝有时与会众,有时不与会众同在。新约时代,主应许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所以,每逢我们聚集做礼拜,上帝在我们中间,与我们同在。

去年10月30日,我们举行第二届全教会义工退修会,我讲解更美的敬拜的意义。今年2月19日,我们举办主日崇拜服伺员训练,我讲解主日崇拜服伺员的职责,以及主日崇拜程序的意义。我们一次又一次举办有关“更美的敬拜”讲座,目的只有一个:敬拜上帝,我们要献上更美的敬拜。我今天继续分享更美的敬拜这个题目,一部分内容我在培训时讲过。让我们再一次温习,再学习。

1.崇拜服伺员
主日崇拜,也称Sunday Service。英文service,是服务、服伺的意思。这告诉我们:主日崇拜是敬拜上帝,也是服事上帝和服伺人。

在主日崇拜中,谁是服事上帝服伺人的人呢?

(1)教牧
牧师传道是策划主日崇拜的人,也是主日崇拜各项程序的设计人。从主日崇拜开始一直到结束,牧师传道是主领人。

(2)领会
领会或崇拜主席,负责将崇拜的各项秩序连接起来,以及在时间方面的控制。

(3)司琴
司琴是诗班和会众,即全体做礼拜的人的伴奏者,司琴也在主日崇拜前,奉献时弹奏相关音乐或诗歌。

(4)领唱
这是一个诗歌敬拜小组,带领会众以诗歌赞美上帝,赞美上帝。

(5)诗班指挥/诗班
不伦是儿童诗班,妇女姐妹诗班,樂龄诗班,圣歌团等等,任务和角色都是一样,就是在主日崇拜中唱特选的诗歌,代表会众向上帝献上嘴唇的祭。诗班也带领会众唱诗。这是诗班与一般唱歌团的不同的地方。

(6)读经员
上帝的代言人。他/她以恭谨,使命感的态度诵读圣经,使会众聆听和明白圣经。

(7)服务员/接待员
他们是来礼拜堂做礼拜的人“第一个”接触的人。他们可带给来做礼拜的人一种清新、安详和快乐的感受。

(8)司献员(接收奉献)
他们坐在方便行动的位子,在奉献时立刻执行任务。

(9)音响管理人
他们一定是提早到场。他们要调节好音响和音量,避免扩声器声音太弱听不清楚,或太大发出尖锐刺耳音。他们确保各项音响音乐器材都准备好了。

(10)讲员/传译
讲解圣经,使会众明白圣经真理,更加认识上帝。

(11)会众
会众,指全体做礼拜的人。所以我们来做礼拜不是来看节目、看热闹、看人、听故事,……。我们每一个来做礼拜的人,不伦是台上台下,都在服事上帝服伺人。

2.崇拜程序的意义
主日崇拜的程序,也是主日崇拜的礼仪。这些程序或礼仪有什么意思呢?

(1)序乐
崇拜前的音乐,是一个信号,提醒会众崇拜就要开始,应预备心灵朝见上帝。配合司琴奏乐,会众安静的默祷。

(2)公祷
祭司性的功能与角色的祈祷,包括赞美、感恩、认罪、祈求、代求等项目。

(3)宣召
领会或主席以上帝的话召唤会众开始一个崇拜的礼仪。

(4)诗歌“主在圣殿中”
宣告上帝的临格

(5)诗歌敬拜
向上帝献上赞美或嘴唇的祭

(6)宣认信仰
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一教会、一福音、一心志的见证。

(7)祷告
领会代表会众祷告,包括赞美、感恩和祈求(崇拜、讲员、服伺员、会众等)。因为是代表会众祈祷,所以不能有私人感情或主观在内。

(8)祷告应答诗
以信心和诗歌,表示相信上帝已垂听祷告。

(9)启应经文/读经
同心领受上帝的话

(10)荣耀颂
颂赞上帝

(11)献诗/见证
用歌声或言语赞美上帝,见证上帝,将荣耀归给上帝

(12)证道
上帝“再一次”向人说话

(13)回应诗歌
人回应上帝,特别是讲道中的个别信息的回应。

(14)家事分享
使人能了解教会、各肢体、信徒需要,唤起信徒的关心、参与,以及欢迎新人。

(15)谢捐祷告
上帝赐福甘心和感恩奉献的人

(16)接收奉献
回应上帝的话,献上感恩祭。

(17)三一颂
颂赞上帝

(18)领圣餐
纪念上帝的爱;认罪、感恩、再立约的时候。

(19)祝福
接受上帝赐福,进入世界履行上帝的话。

(20)阿们颂
颂赞上帝

(21)默祷
感谢上帝在崇拜中的教导或祂的爱。

(22)问候
会众互相建立

(23)小结
崇拜程序或礼仪的精神乃是:上帝此时此地临格,全体会众敬拜上帝要同心同一的行动。所以整个崇拜程序过程乃是上帝与人、人与上帝间互动。

3.主日崇拜程序的流程
主日崇拜中的各项程序,都应当有当说的话或导言。我举几个例子:

(1)宣告/宣召
领会:“各位主内弟兄姐妹平安,现在一起来敬拜上帝。”这是宣告礼拜就要开始了,并且也是问候。因此,我们全体应当同心回答说“平安”。

宣告后,领会就以宣读经文作宣召。

(2)诗歌诗歌“主在圣殿中”
不必报告,直接由司琴引唱便可。荣耀颂,三一颂,阿们颂等诗歌也是这样。

(3)领会祷告
领会:“让我们同心向上帝祈祷”,不必“发号施令”,叫会众“低头祷告”“站着”“……”。

(4)启应经文/读经
读经员:“请聆听上帝的话”。

(5)证道
领会:“请XXX牧师/传道/执事/弟兄/姐妹证道”(若是客卿讲员)

(6)散会
领会:“弟兄姐妹们,让我们彼此问安”(平安礼对答如下):

领会:“愿主的平安与你们同在。”
会众:“也与你同在。”

结论

“因为上帝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33)这“安静”不是指声音,乃指认识上帝。“你们要安静,要知道我是上帝。”(诗46:10,直译)我们按程序或礼仪敬拜上帝,每一项程序或礼仪可使我们更加认识上帝。周传道在2月27日证道中说:“上帝亲自吩咐,上帝看重礼仪。”让我们用在程序或礼仪中操练自己,同心向上帝献上更美的敬拜。

既然我们已经举行过两次有关更美的敬拜的培训,我们要进一步行动,即要学习、要成长。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问责”非常重要。所谓“问责”,就是要谦卑,接受教导,接受批判,互相建立。在这事上,我邀请周传道帮助我。换句话说,周传道是我们主日崇拜服伺员问责负责人,本堂音乐与崇拜委员会主席魏文福执事协助周传道。从下主日开始,我们参与主日崇拜服伺的人,如领会,读圣经,司琴等人。在主日前,你们可向周传道拿一份本堂所编“主日崇拜服伺员职责”“主日崇拜程序的意义与流程”的资料。服伺过后,你自动联络周传道,询问周传道自己需要改进、成长之处。若有需要,周传道将召集参与主日崇拜服伺的人,或祈祷,或讨论,或检讨。

让我们同心立志:我要向上帝献上更美的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