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Yu-Son on Sunday, October 28, 2012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题目:珍惜事奉的机会
经文:马可福音 1:16-20
“珍惜”,从一个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否真的珍惜。经文告诉我们,耶稣呼召首四位的门徒,从这些门徒的回应,表现出他们是非常珍惜事奉的机会。
让我们看看门徒如何珍惜事奉的机会:
(1)立刻-
“立刻”的回应显出是积极的,表示爽快的回应。据圣经记载,当耶稣呼召四位门徒时,他们的回应是立刻“跟从耶稣”。他们愿意立刻跟从耶稣,是因为他们珍惜耶稣的呼召。他们珍惜因为他们曾听过耶稣这个人及能力等等。当他们四位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忙碌,但是,当耶稣呼召他们时,他们可以立刻地回应,这表示他们知道哪一个是更加的重要和宝贵。
门徒都是在接到耶稣的呼召后“立刻”作出回应,而不是等待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我相信当时他们作出这决定是不简单的,他们可以“立刻”跟从耶稣,因为他们看见跟从耶稣肯定比他们捕鱼的前途会更好。
(2)放下-
放下,这是带有牺牲的精神。据经文,当耶稣呼召门徒时,他们是“舍了网”、“把父亲和雇工留在船上”,这表示他们愿意放下,工作,家人等。当时门徒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忙碌,如:西门和安得烈在海上撒网、雅各和约翰在船上补网。这都是他们为了生活而工作的事情。
事奉上帝必须要付出,特别是个人时间和精神。我们有很多的理由可以拒绝服事,但是我们应该想想,我们可以有很多的理由要参与服事如:“我可以学习成为一位服务员吗?”、“我可以参与敬拜事工吗?”等等,很多的理由可以让我们主动及拒绝地参与服事,只是看我们愿不愿意。事奉是不嫌人多,只嫌没有人事奉。事奉并非将我们剩余的时间和精神给上帝使用,事奉乃是将我们最宝贵的时间,最充沛的精神奉献给上帝。
(3)跟从-
原文“跟从”是“在耶稣后面”。耶稣呼召门徒是耶稣给他们一个的挑战,耶稣不要他们将自己的一生放在捕鱼的事业上。耶稣要给他们有更高的看见,给他们盼望能进行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工作。当耶稣呼召他们时,他们四位都愿意“跟从”。他们会愿意跟从耶稣,是因为他们知道跟从耶稣是可以得到改变。从门徒的行动,可以知道他们是珍惜耶稣的呼召,并且珍惜跟从耶稣。
从这段的经文,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耶稣呼召门徒是先“看见”,然后就叫他们“跟从他”,之后,门徒就“跟从耶稣”。对照中四福音书中,我们发现,原来当时候是有许多的人拥挤着耶稣,为了听耶稣讲道(马可福音5:1-11)。这么多人中,耶稣却只“看见”和“呼召”四位。耶稣会呼召他们是因为耶稣“看见”他们拥有好渔夫的条件如:他们的忍耐,坚忍不拔的精神有勇气,为鱼找适合的鱼饵。
耶稣呼召这班的门徒跟随祂,目的是要扩展上帝的国。而且我们看见门徒都非常珍惜耶稣的呼召,愿意立刻放下跟从耶稣,为了是要完成上帝所托付的使命和扩展上帝的国。 请问当你接受到上帝的呼召时,你会像门徒一样“跟从耶稣”来回应上帝吗?好像门徒珍惜事奉的机会吗?
反思我们的事奉:
从门徒的“立刻”、“放下”和“跟从”,我们知道他们是非常珍惜耶稣的呼召,珍惜与主一起同工,珍惜事奉的机会。请问你认为现今的基督徒珍惜服事的机会吗?问问我们自己,是否珍惜如门徒。现今基督徒如何珍惜事奉的机会呢?我把现今基督徒分为:
(1)还未参与事奉-
门徒珍惜事奉是因为耶稣的呼召和他们能与耶稣一起同工。上帝对每一个人都一样,他呼召任何的人,也应许任何的人与他同工。请问我们有真正的看重上帝的呼召吗?我们有真正地珍惜与上帝一起同工的时间吗?
能够参与事奉是上帝的恩典,我相信参与事奉也是上帝给与的机会。上帝给我们很多的机会参与事奉,他主动找我们,给我们跟祂一起同工的机会。上帝给我们非常多的机会参与事奉,请问你是否像门徒一样,珍惜事奉的机会?“立刻放下跟从耶稣”呢?我们不应该放弃事奉的机会,因为能够事奉上帝,这是恩典,这是祝福,这是机会,我们应该要珍惜。
(2)参与事奉-
耶稣带着门徒走遍各城各乡,到处不断地教导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医治各种各样的病症等等,不论多辛苦,他们还是走下去,为了是要完成上帝所托付的使命。另外,我们看见耶稣是先看见,特别是看见门徒的优点,认为门徒可以如何帮助他一起地建立和扩展上帝的国。
在我们的事奉中,门徒看见跟随耶稣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也应该看重这点,事奉上帝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就如耶稣看到门徒的优点,就呼召他们,我们也一样看别人的优点,好处,并鼓励人一起地参与事奉。
珍惜事奉的机会是需要有行动。门徒用行动证明他们的珍惜。事奉是我们应该要做的,因为圣经记载“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珍惜事奉的机会,就是会把上帝放在第一,为了上帝而付出和牺牲。
Posted by Richard Lam on Wednesday, October 24, 2012
马来西亚圣经公会总干事黄传贤牧师(博士)赠送本堂智慧书苑一本“特别”圣经(Allah版马来文圣经,被内政部编号和盖上“只限基督徒使用”字眼的印章),启迪、告诫和警惕下一代。由本堂主理雷周隆捷牧师领取。
Posted by Matthew Lim on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2
Posted by Richard Lam on Sunday, October 14, 2012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题目:更美的关怀(5)- 华人文化
经文:提多书 1:12-13
根据圣经教导,我们基督徒各人要互相关怀,关怀人身心灵需要、国家社会课题。当然,我们也要关心关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问题。因此我今天要跟你们分享《更美的关怀 –中华文化》这个题目。
报章报道,今年森州潮州会馆青年团首次举办中秋节提灯笼游行。森州潮州会馆会长张金祥弟兄在报章说:“大马华人必须把传统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尤其是各种传统节日更是必须发扬光大,否则华裔的文化就会逐渐消失。”
我国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这是社会 事实。不过,我国政策却可能会走向单元和同化的企图。举例说,1971年,在马来亚大学举行的国家文化政策大会,就建议以回教和马来人为国家文化中心。这事告诉我们,我国政府在制定文化和教育政策时,可能会漠视我国多元社会的特性。因此,我国华人社会担心有一天会失去自己的文化,就举办许多有关文化的活动,如:中华文化研讨会、文化节、舞狮舞龙表演赛、大旗鼓队、24节令鼓、茶艺、花灯等等。
五年前,森州大会堂举办中秋节提灯笼游行,我们超过百多参加,包括牧师、执事和弟兄姐妹们。为什么这么积极?因为这是华人文化的项目,我们关心、行动。
我提了很多次文化这字眼,让我们对文化和华人文化有一些认识。
1. 文化是什么?
简单的说,文化乃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出来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它乃是一个族群思维、语言、习俗、艺术、文学、科技、宗教等生活各部分的整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族魂;文化存,民族在;文化消,民族灭!
2. 文化的种类
文化可分为三层次
(1)浅层文化 - 物质文化
这一层次和生活有关,如:
- 衣:不同民族各有不同衣服和款式。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的。
- 食: 不同民族吃的方式不同:有的用手,有的用刀叉,我们华人用筷子。已故北京大学校长林语堂说,用刀叉好像打仗,野蛮性质。孙中山说,用筷子最文明,斯文性质。华人看重吃,有华人的地方,一定有华人的餐厅。华人的文化也是吃的文化。
- 住:西方人是小家庭,华人是大家庭-四代同堂。
- 行:这是指工作或交通,如马车、牛车、人力拉车、羊拉车、狗拉车等等。
(2)中层文化 - 社会制度
一. 大家庭,重关系
华人文化爱好大家庭,重视关系,所以有“一表三千里”这话。西方人就简单,一句Uncle, Unti就搞掂。
二. 父系制度
华人文化是从父姓,不是从母姓。有些民族属于后者。中层文化还包括其他,如:
三. 音乐
华人有华人音乐的风格,如黄梅调。举例:生日快乐。
四. 艺术
华人的画是山水画,西方人是人体画、抽象画。林语堂博士有一次评论抽象画:“远看一朵花,近看是乌鸦,原来是煎旦,哎呀我的妈。”
舞狮舞龙,这是结合了华人民间艺术和体育。为什么是狮头龙头?华人文化也。曾有一马来部长建议将狮头龙头换作老虎头。为什么要老虎头?那是马来人文化。
五. 文字
华文是象形文字,字的本身表达某些意义。举例说,“家”字的象形意义:屋顶下有 一猪。94年我到中国乡下时,一进屋子就闻到猪味,原来中国人把猪养在家里,猪和人住在一起。
不同民族吃的习惯不同。马来人吃牛肉,印度人吃羊肉,华人吃猪肉。猪与华人生活非常有关系。可是,我国农业政策(NAP)却是要取消养猪业。
六. 教育
西方教育看重知识:This is a book, this is a pen, this in my book and my pen。 华人教育看重天伦乐:“小狗叫,小猫叫,小弟弟,哈哈笑。”“排排坐,吃苹果,你一个,我一个, 妹妹不在留一个。”
七. 风俗节期
2月14 日情人节,那是西方人的,华人是元宵节。
(3)深层文化 - 理念性
这是对生命,宇宙,周围事物的思想架构,包括宗教思想,世界观。举例说:
一. 做梦
西方人说是吃太饱的缘故,消化不良引起的。华人说恶梦可能是预兆,有事发生。
二. 生病
西方人说是细菌感染,要抗生素。华人说是阴阳失调。所以,中医如果看见你脸红舌红心跳快,就说是阳盛,要多喝凉水或吃泻药。女子如果脸青,脉弱,就是阴气太盛,要吃补,补阳。有时用针灸,阴阳调和。
3. 华人文化优点
(1)重伦理
如:家和万事兴,家族观等等。这和圣经教导最接近。孙中山说,华人的伦理观能发展到社会去就 好了。华人只在家中团结,在社会里是一盘散砂。
(2)尚亲情
喜丧事,亲友都出动。
(3)讲气节
浩然正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守信用
外国人做什么都要立字,签合同,但华人是讲话算数。
(5)爱和平
曾有记者问敦马哈迪医生:“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你会担心二十一世纪时中国成为霸权国家,危害地域安全吗?”他回答说不会担心,因为中国历史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一次去侵略别人的。
华人文化是爱好和平的。明朝郑和七次下南洋,足迹踏进新马、非洲、亚拉伯、大西洋等地,他没有去征服一块地。相反的,中国常受别人侵略,如满清,蒙古人等。
4. 华人民族特性
华人民族特性有哪些?
(1)阿Q 精神
自高自大,从不认输,输了还说是让他几步。
(2)差不多主义
敷衍塞责,不认真,差不多。
(3)空讲不做
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4)缺公德心
自私自利。以前在乡村地方,你会见到人们把药渣倒在路中,把病传给踏到的人。所以,大人们就对小孩子说不要踏到哪些药渣。我到现在还记得。
(5)不守时
大人物故意迟到,表现身份或辈份高,或是大忙人。
(6)散沙飞沙
华人是散沙;不团结。一人被打,大家跑光或袖手旁观。华人是飞沙;有海水地方,就有华人。
(7)裙带作风
老子打天下,儿子做大官,然后安插一个个亲戚,胜任是另一回事。外国,总统的儿子一样要打工的。
(8)死要面子
从不道歉,不下台。
(9)自吹自擂
为自己打广告
(10)迷信鬼神
5. 基督徒对文化的立场
我讲解了华人文化优点、弱点,我们关心文化,如何关心?1956年,Richard Niebuhr写《基督与文化》经典一书,提出五种基督对文化的立场,给我们一些启发。
(1)基督敌对文化(CHRIST against culture)
过去,在中国有“吃人的礼教”。在耶稣时代,也有“吃人的宗教律法主义”。举例说,宗教领袖定了几百条禁令,如:安息日可以止痛,但不能治疗;可以捡起一枚针但不能拾起一根木;火烧房子时可抢救圣经但不能抢救家具等等。
可是,安息日耶稣不单单医病,也救人。这是“基督敌对文化”。
(2)基督适应文化(CHRIST accommodated to culture)
在圣经中也看到耶稣适应文化的例子。如:他尽量在他的文化范畴中生活:讲同族人的语言、过祖传的节期、在圣殿中敬拜等等。
(3)基督与文化融汇贯通(CHRSIT in-synthesis with culture)
在这方面,耶稣基督宣称他就是他是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成全律法等等。
(4)基督和文化的反合性关系(CHRIST and culture in paradox)
这是耶稣容忍文化的立场。举例说,耶稣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基督徒是生活在两个秩序之间,这种状况带来某些的张力。
(5)基督改革文化(CHRIST transforms culture)
耶稣很清楚人类在文化上的失败和弱点。举例说,他反对当时的圣殿敬拜形式,所以他推翻在圣殿里做买卖的人,洁净圣殿,但他不反对人在圣殿敬拜。
(6)小结
在历史上,我们可看到基督教或基督徒如何适应文化和改造文化,例如:12月25日本来是罗马人拜太阳神的日子,结果它被“基督化了”,用来纪念基督“道成肉身”;过去非洲人用来敬拜其神明的鼓,如今用来歌颂上帝;正月初一日非基督徒到庙堂祭祀,基督徒到教堂参加感恩礼拜。还有,别人吃粽子我们也吃,别人庆祝中秋我们也庆祝,甚至灯笼设计比赛。亲友的忌日,安排在家里或教堂举行追思会。
结论
“克里特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因为希罗底人文化是那样的。保罗吩咐提多在他们当中要有好表现、作榜样。同样,我们是华人基督徒,我们不能没有华人文化表现,但在表现华人文化时,我们当比其他的人表现的更优越,这是我们的见证。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年,我们教会每年办中秋晚会、象棋赛等等。
陈金狮博士说,接受基督信仰绝不会成为文化的“边缘人”,反可弃其糟粕,兼收中、西、古、今晚和传统的精华。
Posted by Richard Lam on Monday, October 08, 2012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