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周隆捷牧师主日崇拜信息 Sermon 14/08/2016

|


( 下载选项 Download | 全部信息 All sermons )



题目:袮之於我 VS 祂之於我(6
经文:约翰福音 51

            这是耶稣在耶路撒冷行的第一个神迹,约翰福音记载的第三个神迹。我从三个不同角度讲解分享这个神迹的教导。

1。搅动的池水能医百病?
等候水动,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4节)

            为了帮助读者明白当时的背景,有些圣经古抄本加上了第四节的解释:当时的人传说天使会定时从天上下来搅动毕士大池水。池水被天使搅动的时候,第一个下水里的人病痛就得医治。因为这种传说不合圣经的教导,有的圣经现代译本就没有采纳。举例说环球圣经译本就没有第四节,而是把第四第五节合并。

            这个传说可靠吗?既然是传说,我们就不能看作是事实,而且圣经也没有说那池水确实能医百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说这个传说一点根据也没有,又很难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那里等候,希望有机会下水得医治。钟志邦博士说,在没有获得可靠的资料足以断定是非之前,就把这传说看作是真的,或是无端地将它贬为迷信“,也许都不是明智的做法,何况耶稣自己以及作者约翰也没有对这件事表态。

            不论池水能医病的事是真是假,有一点我们是绝对肯定的,那就是,耶稣不只是有能力,而且主动的给那个可怜的病人得医治。

2。病人有机会得医治吗?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3节)

            假若池水搅动时第一个跳下水的病人真的会得医治。但对这些病人来说,却完全是没有法子用得上的。圣经说这些病人是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人。请问:这些人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内跳下水里?举例说,瞎眼的人看得见水动吗?看不见。既然看不见水动,就不能是第一个跳下水的人。瘸腿的人、血气枯干的人可以看到水动吗?可以。虽然可以看到水动,可是,瘸腿的人行路不便,不可能会第一个人跳下水。同样,血气枯干的人,身体疲弱身体无力,有机会跳也不能跳;没有力气跳啊。所以,水动时第一个跳下水的病人病得医治这个方法,对这些病人来说根本就不是有效的方法。甚至,这个方法对这些病人来说还是危险的。这话怎么说呢?跳下水的第一个人病就好了,那第二个人呢?第二个跳下水的人就不会好,既然不会好,那将会发生什么事?你们说?淹死!

            讲到这里,我觉得这段记载若没有继续写下去,我们会为这些病人伤心难过,甚至气愤不平。不过,圣经继续记载说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38年。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5-6节)

            圣经说有一个人,病了38年,等了38年。耶稣来了,圣经说耶稣“看见”,这表示耶稣关心;耶稣“知道”,这表示耶稣了解;耶稣“就问他”,这表示耶稣采取行动。这人病了38年,等了38年,耶稣一来,这人38年来到委屈、题、痛苦、困难,耶稣都一一知道,耶稣都一一可以解决。

            我很喜欢《耶稣一来》( Then Jesus Came 这首诗歌,把耶稣带给世人的祝福很美很美的表达出来。副歌歌词说:

耶稣一来,撒旦权势就粉碎 
耶稣一来,抹去一切眼泪
 除去幽暗,使痛苦变为甘甜 
耶稣一来,万事都要改变

When Jesus comes the tempter’s pow’r is broken: 
When Jesus comes the tears are wiped away. 
He takes the gloom and fills the life with glory.
For all is changed when Jesus comes to stay.

3。耶稣,人们的盼望。
有一个人,病了38年。5节)

            水动时能医百病这个传说,成了许多人的盼望。但这些病人的病本身却使他们不能得到医治,没有机会得到医治的原因;水动,瞎眼的看不见、瘸腿的行路不便,血气枯干的身体无力。所以,这些病人盼望得医治的盼望,其实不真实,完全不可靠,虚渺的盼望。一个虚渺的盼望,竟然成了这些病人残余生命的盼望;一个虚渺的盼望,有人竟然为之等了38年,可悲啊。

            盼望,荷兰思想家齐克果Kierkegaard(1813-1855),是个哲学家、神学家、诗人、作家、社会评论家。他给盼望下了一个定义:盼望是对可能发生事物的一种热情。

            有一个名画家George Frederic Watts(1817-1904),画了一幅图画:一位少女坐在一个象征世界的地球上,她的眼睛被蒙上了绷带,表示她眼睛受了伤,她的手指在拨著只剩下一根弦的古希腊七弦琴,并在听它发出微弱的声音。

            画家想在这一幅图画中表达什么?他给这幅图画题上“盼望的标题;盼望让她在缺乏及艰难中,能够继续的坚持下去。

            盼望是如此的重要,你的盼望建立那里?一般人是:

一。根据传统的观念
            盼望观念包括三个字:福、禄、寿。盼望有钱就能过一个舒服的生活,盼望子孙孝顺能享晚年,盼望有健康身体能长寿百岁。

二。根据自己的理想
            盼望能够成功达到目标,在自己的行业里出人头地。但是许多人都不懂自己的理想,这就带来了挫折与失落。

三。根据算命相士的话
            算命佬算出他明年会发大财,事业顺利,喜事连连,还有桃花运也来,开心得不得了,且盼望等待这一天的来临,但是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谎言。

            你的盼望建立在哪里?我很喜欢大卫说的一句话:“主啊,如今我等什么呢?我的指望在乎袮!(诗399)“But now ,what do I look for? My hope is in you.”

            诗篇第39篇是大卫在经历痛苦时写下的哀歌,诗中充满哀叹,但却没有失去力量却没有失望。因为,我的指望在乎袮是大卫在逆境中不变的信心。

            我现在给大家读一段很长的圣经,耶稣行的另一件神迹。

            “他们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那人常住在坟茔里,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他远远地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大声呼叫说,至高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是因耶稣曾吩咐他说,污鬼阿,从这人身上出来吧。耶稣问他说,你名叫什么。回答说,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就再三地求耶稣,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在那里山坡上,有一大群猪吃食。鬼就央求耶稣说,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耶稣准了他们。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放猪的就逃跑了,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就来要看是什么事。他们来到耶稣那里,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坐着,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他们就害怕。看见这事的,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和那群猪的事,都告诉了众人。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耶稣上船的时候,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恳求和耶稣同在。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众人就都希奇。”(马可51-20

            上述圣经故事给我们看到几件事:
A.鬼附的人住在坟营:没有几个人喜欢去的地方;
B. 鬼附的人伤害自己:用石头砍自己,日夜喊叫,人见人怕,人人避开他;
C. 鬼附的人捆锁不住: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铁链被他挣断,无人可制服他; 
D.鬼附的人亲人离弃:他有家人吗?有,因为耶稣叫他回去亲属那里; 
E.鬼附的人身上群鬼:名叫;身上有一群鬼。你们晓得,指多少吗?
“群,当时军队的一个名称,指6000。这人身上最少有六千只鬼。鬼赶出后进入猪群,两千只猪淹死了。两千只猪可值不少钱啊;
F.鬼赶出后,耶稣叫那人去传扬。那人听耶稣的话,人们都因他所说的得到祝福。

            这个神迹让我们得到至少六点教导:
一。没有一个地方是耶稣不愿意去的。
二。没有一个人是耶稣不关心的。
三。没有一个困难时耶稣不能解决的。
四。没有一个人是耶稣不能拯救和改变的。
五。没有一个代价是耶稣不愿意付的。
六。没有一个人是耶稣不愿意使用的。

            耶稣,是人们的盼望。

            美国牧师Chuck Swindoll说:“当我们筋疲力尽时,盼望是我们恢复精力、重新振奋。当我们遇到挫败时,盼望提升我们的精神,继续奋进。当我们快要放弃时,盼望使我们勇敢坚持,继续下去。当我们迷失方向时,盼望减少我们的惧恐失落,勇闯前路。当我们在病痛中,盼望提醒我们上帝仍然掌权,永不放弃。当我们友叛亲离时,盼望使我们相信上帝的同在,永不孤单。当我们与亲人最后离别时,盼望是我们在伤痛中有永生的盼望。

            这个神迹,生命这个主题特别明显突出:“病了38年”(5节),表示那人的生命正在逐渐地消逝;“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2节),那人躺在作为敬拜之用的圣殿之外,表示那人属灵生命疏离状态;“不要再犯罪14节),耶稣的医治,包括身体、灵魂,全人医治。

            我预备这篇讲章所得的感动是:感恩。感谢主的厚恩大爱,以感恩心继续前进,以感恩心建立与更新于上帝关系。

0 comments: